这里通向海洋
发布时间:2014-02-20
在青岛远洋船员职业学院郁郁葱葱的林荫道旁,有一座由全体首届毕业生献给母校的石碑,上面刻着“这里通向海洋”六个行书大字。
“这里”,就是这座令所有毕业生无数次神思牵挂的美丽校园,以及求学路上的点点滴滴记忆。
其实,这座校园又怎是仅仅存在于学子的内心深处呢?每一名教师,在迎来送往一届届莘莘学子的同时,把青春献给了这里,也把对这份工作、对这个学院的爱深深埋藏在了心中……
打开我的心扉,就会看到一所不大的校园,但郁郁葱葱,点缀着几座楼房,错落有致。走在路上,一张张熟悉的笑脸,那是同事,彼此相知,不仅工作在一起,而且宿舍也相距不远。路过教室,能听到琅琅的读书声,如果你听不清他们读的是什么,那一定是英语,有人低吟,有人高诵,这都是老师教给他们的方法,但从他们虔诚的面孔上你能看出,他们确实很认真,把学习英语当成一件大事来做。这就是青岛船院——青岛远洋船员职业学院,听起来挺拗口的,但她对我确实很重要。有人调侃说,学校的名字越短,知名度就越高,像清华、北大,两个字就代表了一种庄严和恒久。而我心中的青岛船院,说起她的名字,无论是汉语抑或是英语的,都要嘟囔半天,但字里行间,体现的是一种沧桑和顽强,涌动着一种生命力,像破土的春草,给人一种别样的温馨。
第一次知道有这样一所学校的时候,我还在另外一所大学任教,作为代表参加高校运动会。在观众席上我看到一片整齐的灰色,大檐帽、肩章、领带,无数张天真的面孔。别人告诉我,那是青岛船院的学生。回去后满脑子都是这所学校,间或冒出一个想法,或许有一天我会在这里教英语?再次知道青岛船院是在一次驻青高校大学生英语竞赛上,为了活跃气氛,我的学生唱起了英文歌,惊喜地发现会场上有几个“大檐帽”在轻声和,哦,又是船院。第三次,我就真的在青岛船院任教英语了。到现在我还在想,一定是某种莫名的机缘把我带到了这所学校,让我与这一帮戴大檐帽的年轻人为伍,让我与这一张张笑脸相识相知,并肩奋斗。
由于种种原因,我先后工作过三所大学,数这里的“大檐帽”最可爱。第一次上课我们就互相征服了,经过了一番审视和交锋,他们就把我当成“自己人”了,眼光里流露出信任和热情。他们很主动,读起英语像吵架,震耳欲聋,面红耳赤;做课堂活动很积极,争先恐后,拼命表现;作业写得不够好,但确实很认真,很卖力;课间很喜欢用半英语半汉语,连说带比划地跟我神侃,一肚子的话,意犹未尽。那是1995级的学生,最近又看到他们中的几位,有的胖了,有的明显长大了,原先稚嫩的面孔变得成熟、坚毅。他们告诉我是来参加船长考试证书的。想象我的学生站在驾驶台上,挥斥方遒,破浪万里,我心中不禁升腾起一种骄傲。也有的学生很腼腆,看到我走近就把朗读变成默读,并从眼角里偷偷地观察我;课堂提问时,他“嗖”地一声就站起来,速度很快,把我吓一大跳,然后就低下头去,整整衣角,双手不知放在哪里更合适;再问一遍,他就端起书来,胡乱地找个段落念一遍,没听懂的同学莫名其妙,听得懂的同学就大声地笑,他就脸很红地也笑笑。我不喜欢批评学生,他来跟你学习,你老是批评他干嘛?于是我就“奖励”他写一篇作文或背诵一篇文章,但他却很认真地做。我号召他们朗读和背诵,于是就经常看到他们在清晨早早地站在操场上高声地读,看我走近了,声音就更大,我一旦坐在他身边,他就不出声了,害羞呢,像初恋中的小男孩。我经常组织第二课堂活动,哇,“大檐帽”们可积极了,唱歌的、跳舞的、演小品的、男扮女装的,看不出,他们当中可大有人才,只是女生太少了,不够分配的。这是一帮很有意思的年轻人,他们的英语征服了疯狂英语的李阳,让国际海事组织的专家也赞不绝口,他们好几次获得了驻青高校大学生英语竞赛的一等奖。随着年龄的增长,我渐渐地感到了与他们的“代沟”,可他们却不离不弃,以前称我哥们儿,现在叫我“老爹”。2007级的学生每次给我发短信开篇必称“亲爱的老爹您好”。细细想来,这可真是我的孩子们呢,只是人数太多了,有时他们跟我打招呼,我却连名字也叫不上来,心里好愧疚。
熟悉的笑脸们令人难忘。校园不大,教员不多,所有的人都相互认识,有的也很了解,不必全部叫得上名字,一说他的特征,大家就都猜个八九不离十。比如,有的见面必握手,有的走路必抽烟,有的很热情,隔60米就挥手,你都不知道他在冲谁打招呼,有的你朝他笑笑,他却没有反应,照直走路,原来目不斜视呢。但是大家都很热心,好帮忙,也相处得很融洽。大家都住在相距很近的小房子里,楼上教育老公,隔壁批评孩子,前楼炒的什么菜,后楼谁喝多了,一切都隐瞒不住。这倒是也符合中国人的传统文化,相邻而居,相聚而识。别看亲如一家,工作起来都是有板有眼,不徇私情的。有一次材料报晚了,怎么说也不给通融,差点误了大事,心中顿生不悦。但当晚就接到电话,对方不住地道歉,好像做错事的不是我,而是他。从此以后,再也不好耽搁。原来这也是一种很好的工作方法,看谁还好意思再误事?按照传统的想法,有些部门是很不好办事的,给你冷脸看,狠给你拖上一阵,让你无话可说。可青岛船院不同,大家很高兴互相帮助,有时甚至你都忘了,他们还执着地一遍遍地打电话询问,好像他在央求你办什么急事。这就是家呀,至亲一样的人。每次校庆我都要翻译学院的宣传册,也学会了急着催,还有什么材料需要我翻译吗?每一次宣传册的内容都很不一样,有一次甚至看到了建校初期大家开垦阡陌,汗流浃背,挖沟盖房的情形。看着如今画一样的校园,心中长叹,不知这些前辈如今安在?不知他们看到今天的“大檐帽”和笑脸,心中会做何感想?他们一定会想,越来越高的楼房,越来越多的成就,越来越深的学问,这里面一定有我的汗水!
如今,青岛船院又有了新的校区,在海边,好大的面积,看不到头,好看的建筑拔地而起,每一栋楼好像都有自己的个性。虽然还没有完全盖好,可我忍不住乘车过去看过好几次,每次都不一样,眼看着她就渐渐地成型,越来越漂亮了。按捺不住急着要去,好像有了新房子急着要搬家一样。心里常常想,在这里教书,感觉一定很新鲜,年轻的教师一代又一代地成长起来潇洒自如,满口天文地理,讲师就变成了教授,帅气的学生讲着英语,一届又一届地奔赴远洋,他们还要回来的,但是每回来一次,他们的职级就上升一次,见面称我“老师好”的人就逐渐变成了船长和轮机长。想到这里就忍不住笑了起来,美好的明天就要来了。
这就是我的青岛船院,清纯的“大檐帽”,可爱的笑脸,让我魂牵梦绕,放在心上。